視頻報道
相關文章
-
三博腦科參與臨床試驗的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機器人已上市
隨著醫(yī)學科技的飛速進步與發(fā)展,在國家腦計劃戰(zhàn)略的大背景下,神經(jīng)外科的診療理念也逐漸改變,全面進入了精準2024-02-26
-
8月18日19點開始,第24期三博腦科“進修醫(yī)生理論授課系列講座”之神經(jīng)外科疾病的介入診斷與治療
三博腦科“進修醫(yī)生理論授課系列講座”是根據(jù)首都醫(yī)科大學三博腦科醫(yī)院多年對進修醫(yī)師帶教經(jīng)驗,總結出的一套2021-08-16
-
三博舉辦首屆神經(jīng)外科顱底沙龍學術研討會暨專培醫(yī)師新春座談會
1月18日,首都醫(yī)科大學三博腦科醫(yī)院第一屆神經(jīng)外科顱底沙龍學術研討會暨專培醫(yī)師新春座談會舉行。院長閆長祥教2020-01-19
-
第二十一屆全國神經(jīng)外科脊髓脊柱應用解剖與手術技術高級研修班邀請函
尊敬的 ____ 醫(yī)生: 您好! 發(fā)展脊髓脊柱外科是每一個神經(jīng)外科醫(yī)生面臨的嚴峻挑戰(zhàn)。發(fā)揮顯微神經(jīng)外科技術優(yōu)勢,進2019-10-14
-
【三博腦科】2018年住院醫(yī)師規(guī)范化培訓招錄簡章——外科(神經(jīng)外科)專業(yè)
首都醫(yī)科大學三博腦科醫(yī)院始創(chuàng)于2004年,是首都醫(yī)科大學直屬醫(yī)院、首都醫(yī)科大學第十一臨床醫(yī)學院、首都醫(yī)科大學2018-08-07
吳斌關于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的若干基本技術問題
2016-04-25 09:10 作者:王楠
顱腦手術對于一般人來講,總有一種莫名的神秘感。甚至,其他非神經(jīng)外科專業(yè)的醫(yī)務人員也常常如此。隔行如隔山,外行可能覺得在一個密閉深暗而顯“餛飩”的顱腔,神經(jīng)外科醫(yī)生如何能在看似雜亂無章、密如蛛網(wǎng)的神經(jīng)血管之間,辨別梳理出病變的?并還能準確的又不傷及無辜,將之剔除的?由之,也會對操作者--神經(jīng)外科醫(yī)生溢生出崇拜之情。隨著種類繁多的大型精密的甚至智能化器械的出現(xiàn),好像手術中對手術技巧的依賴越來越少,在一些特定的手術中,以致基本取代了“人手”。處于這日新月異的時代,現(xiàn)在若還來大談論“手技”,在一些人看來,多少顯得有些矯情而又不合時宜。但是我想,在可預見的未來,神經(jīng)外科的主流必定仍取決于人的技能。那種機器很快會取代“人手”的論調,實在是大謬了。毋庸違言,手術成敗的關鍵是術者所采取的策略和理念,手術技巧僅是實現(xiàn)手術的手段。但是,手術策略并不能決定一切,在微創(chuàng)化的準確手術時代,手術質量,對基本技巧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。而手術技巧的實現(xiàn),很大程度上,又主要依賴于我們手中所掌握運用的簡單而基本的器械。大事決于小器,在各種高新昂貴器械不斷出新的今天,手術還是離不開吸引器、雙極、鑷子、剪刀和剝離子等基本器械,就像為抵達目的地,從飛馳的高速路下來,而走必須的后一公里。因之,如能擁有得心應手的系列化的基本器械并能熟練運用,那么手術質量就有了充分保障。下面就神經(jīng)外科具體的手術技術問題,結合我三十多年的實踐,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。分基本器械和基本技術兩大部分來談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首先說的是神經(jīng)外科日常手術使用的基本簡單的手術器械。
器械的選擇
總的原則是,各種手術器械要盡可能的系列化。這種完善的系列化的手術器械,會使我們養(yǎng)成更加“講究”的手術習慣。也就是說,會使我們更有意愿更高效更安全的對手術進行“精雕細刻”。
在神經(jīng)外科的手術中,吸引器是簡單而又極其重要的基本手術器械,離開它我們將寸步難行。吸引器在術中可充當多種角色。如它不僅用于術中吸除的血水,廓清術野,更是術者手中的“刀”,從始至終,須臾難離術者之手。靈活而嫻熟的運用它,能盡顯術者爐火純青的風范。說到運用,初學者首先想問的就是,常規(guī)“應該”用哪只手持握吸引器?看似淺顯勿需多論,20多年前就曾引起過一些討論。那時,天壇醫(yī)院的神外醫(yī)生受老一輩的影響,均是右手持之。而其他醫(yī)院和國外多數(shù)人是左手持握。出于同根同源的傳統(tǒng),現(xiàn)在“三博腦科”也一脈相承的為右手持握吸引器。如今看來,天壇和三博在這件事上是有些特立獨行了,屬于固執(zhí)的不愿改變的少數(shù)。細究其因,也是有其道理的。右手持握論者認為,吸引器在術中被當作“刀”來使用且在出血點的尋找,終定位并能清晰的顯露它時,毫無疑問,要由更加靈活的右手(多數(shù)人是右利手)來持控吸引器;左手持握論者說,顯微手術時,應騰出自如的右手來操控剪刀、鑷子和剝離子等,這樣手術動作能更準確,從而安全地分離腫瘤與重要結構。兩個論點都在理,他們的共同點,是都強調右利手的重要,都把自認為重要的工作交給右手完成。好在這些不同并未造成手術結果的差異,也不影響手術策略的選擇。所以,要摒棄機械的理解和刻板的運用。好了,現(xiàn)在我再談談非常實用的吸引器頭選擇的注意事項。首先,應選用金屬平口吸引器頭。而一般外科常用的斜口吸引器頭,在顱內使用時,其精確度不易把握,易損傷重要結構;其次,要選一體頭,不選分體式系列頭。因分體式的接頭處較易松動,從而造成前部接頭轉動不穩(wěn)或者脫落。再次,宜選柔性能彎曲吸引器頭,這樣在使用時,可方便自如的根據(jù)術中情況調整吸引器頭指向。剛性不可彎曲的或剛性固定弧度(多見于進口器械)的吸引器頭不利于在深狹術野中,微調吸口的方向以規(guī)避其本身形成的微小遮擋或跨過重要結構,抵入“死角”吸除其內的病變;第四,要選側向調節(jié)孔較大的吸引器頭,側向調節(jié)孔太小,如同術者已將側孔封堵,術中起不到調節(jié)吸力大小的作用;第五,吸引器頭好能夠系列化。直徑從4mm至1.5mm;第六,寧多備長頭少備短頭;第七,我認為帶有“保護套”的吸引器頭,因其吸口處管壁加厚,故會影響術中的精細觀察。吸引器頭口部如有損傷不甚光滑以致帶有“毛刺”,應及時更換,以免對顱內結構造成潛在的不必要的損害。總而言之,我將吸引器頭的選用和運用技巧視為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技術得以完美實現(xiàn)的關鍵基石。
三十多年來,在中國,雙極電凝已成為神經(jīng)外科必備的經(jīng)典器械之一。比起之前單極電凝(電刀)雙極電凝的普及是神經(jīng)外科技術的巨大飛躍。本文僅涉及雙極鑷子的選用。目前,雙極鑷子的種類繁多,大致可分為一次性和非一次性。一次性雙極鑷子多具有鑷子尖滴水防粘功能。目前,某些品牌的一次性鑷子的型號規(guī)格已成系列較為齊全,選用方便,已成為我們日常主要使用的產(chǎn)品。選擇一次性雙極鑷子時,總的原則是,好具備雙頭(雙面)滴水功能,如此它的防粘效果更佳;再有,鑷子的裸露的工作頭不宜太長,以提高電凝的精確性;另外,鑷子所需夾持力不宜太大太剛,以避免或減輕減緩術者長久使用時的手部疲勞感;后,鑷子的體柄在使用時,應盡可能的靠近內收(要特別進行設計),以節(jié)省其占用的寶貴的手術空間。有了這一特殊設計的雙極柄體,在行顱內深部手術時,方能使術者較為順利地探入深狹的術野,故這種設計成內收柄體的一次性雙極鑷子的優(yōu)越性此時得以充分顯現(xiàn)。除了以上這些一般特性外,好多備一些各種規(guī)格型號的雙極鑷子,如不同長短的柄、不同粗細甚至不同彎曲朝向的工作頭等。有了成系列化的一次性雙面滴水的雙極鑷子,就能極大的提高手術質量和止血效率。當然,在試用挑選時,還要考慮工作頭電凝時與腦組織的粘連度。尤其應注意,在雙極工作時,保證電凝僅出現(xiàn)在兩個工作頭之間,工作頭的外側不應有放電燒灼現(xiàn)象。雖然高質量的雙極鑷子價格不菲,屬較高值的醫(yī)療耗材,可能還屬自費,但考慮到其對手術質量的提高,這一代價還是值得的,應該能得到大多數(shù)病人家屬的理解。非一次性的雙極鑷子的挑選原則大體與一次性鑷子一致,此處就不贅述了。
鋒利而適用的剪刀,之于手術亦是十分重要的。術中經(jīng)常用到的剪刀有,腦膜剪刀(與普通的組織剪類似,只是更加小而精巧一些,亦衍生出多種型號,如CEA專用剪刀)、曲柄剪刀、槍形剪刀和顯微剪刀(彈簧剪)。以上提及的各類剪刀都應常備。下面主要說說顯微剪刀(彈簧剪)的選擇。毫無疑問,剪刀的鋒利是首要的,其次是其耐用性,這時品牌就是重要因素了?;九鋫湟粡澮恢眱砂鸭舻?。術中,直頭剪刀的使用要遠多于彎頭剪刀,所以,如有可能,可再多備一把直剪,兩把直剪亦可一長一短搭配,這樣與彎剪組合形成了小型的三把剪刀的基本系列。系列化的器械會使手術更加得心應手。此外,剪刀頭亦有大小、銳平之分,柄有長短之別,各有所用,有條件好一一備置。顯微剪刀在神經(jīng)外科的基本器械里,屬易損器械,應及時更換。
現(xiàn)時,神經(jīng)外科均是顯微手術,所以,所用各型各類鑷子的基本形狀均應是曲柄(槍狀)的。有普通鑷子、血管無損傷鑷子和取瘤鑷等幾大類。槍狀鑷子的選擇,首要考慮的還是鑷子本身的夾持力,使術者在術中,雖長久持握而不易疲勞,符合人體的生物力學特點。其次,其材質以輕韌的鈦合金為佳。但鈦合金也有剛度不足的缺點。鑷子的端頭一般要有橫轍,以便于持夾軟組織。取瘤鑷勺狀端頭,也要大、中、小齊備。鑷子看似簡單,但也不是無足輕重的,若也能按系列置備,當然會受到歡迎。
顯微手術時代,在顯微鏡下操作時所用器械,如上所提到的器械,大多是曲柄(槍狀)的。但剝離子是個例外,一般操作時,我均使用直柄,極少使用曲柄剝離子。這是因為,曲柄剝離子在對某一點用力時,由于曲柄傳力的緣故,常致曲柄轉動,使剝離子頭很難固定用力。所以多用直柄剝離子就不足為奇了。動脈瘤手術時,要用到的球形頭剝離子,其柄頭好是柔性可彎曲的金屬材料制成。系列化的置備剝離子亦是基本的做法。
其實,這類器械本不在我初所列的基本器械內。但是,隨著顯微神經(jīng)外科的普及和微創(chuàng)理念的逐漸深入,顱底及腦深部手術日愈依賴這類器械,在進行這類手術時,它們已變得不可或缺,已成為必備的基本器械。蛇形牽開器(自固定腦壓板)可分為兩大類:一類是底座固定于骨窗邊緣;一類是基座固定于顱外,如固定在頭架或手術床邊緣。底座需固定于骨窗緣上的牽開器,因占用了部分骨窗空間而多少會干擾手術操作。故目前以頭架固定以專用附加架的牽開方式為優(yōu)。
上述所提的六大類基本器械,如果配備齊全,則可以滿足并能高質量的完成絕大部分顱腦手術。其實,顱腦手術對基本器械的要求并非十分苛刻。
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的基本技術
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的技法并不如想象的那樣復雜繁多,但如想純熟地掌握,深悟其道,還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實踐,知易行難就是這個道理。
審視一下各種各類顱腦(開顱)手術,止血貫穿于手術過程的始終,其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,它當然是決定手術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。如果,術中止血及控制出血是一種能力,那么,判斷病變與出血的關系則既要有經(jīng)驗也需有直覺。既然如此,作為一個優(yōu)秀術者,廣博的經(jīng)驗、敏銳的直覺和超凡的能力等諸多素質缺一不可。說得有點嚇人了,言歸正傳,術中如何止血或止血的訣竅是什么呢?以下分類做一簡述:A)電凝止血國內八十年代以前,神經(jīng)外科還沒有進入雙極時代。老一代的神經(jīng)外科醫(yī)生術中止血主要依賴單極電凝(電刀)和明膠海綿。今天,盡管我們已經(jīng)處于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,神經(jīng)外科的發(fā)展日新月異,手術方式和理念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,但用單極電凝和明膠海綿止血仍是十分可靠有效的方法,未被拋棄。單極電凝,現(xiàn)在主要用于開顱和脊柱脊髓手術。顱底腦膜瘤手術時,用其電凝功能(輸出功率可調至40-45),徹底燒灼處理受累的顱底硬膜。切除伴有廣泛顱底破壞的神經(jīng)鞘瘤或脊索瘤時,可用單極燒灼受累的顱骨,以殺滅浸入顱骨內的腫瘤細胞,同時亦可控制止住顱骨的廣泛滲血(要有耐心的反復電灼)。有時此法比用骨蠟涂抹止血更加有效。如部位深在,可利用吸引器頭傳導電流予以燒灼,注意吸引器頭和單極勿與周邊組織結構相碰,以免誤傷。雙極電凝現(xiàn)在已屬平常,早已是神經(jīng)外科的標配器械。其實,它在國內的廣泛普及應用的時間并不很長,也就二十余年。前面提到了雙極電凝鑷子的規(guī)格型號,現(xiàn)在談的是應用。使用雙極電凝止血時,首先,腳踏開關一定由術者自己控制,不可交由他人。其次,雙極和吸引器應當由術者一人控制,這樣在用吸引器(右手)找到并鎖定出血點后,可隨之以雙極鑷子(左手)尖點殺之,雙手配合確保了止血的穩(wěn)準高效。有幾點注意:好使用雙面滴水的雙極鑷子,這在AVM切除時尤其重要;腫瘤或腦葉切除時,雙極鑷子頭不宜過分尖銳;“點殺”出血點時,兩側鑷子尖的間距不宜過寬;需電凝血管時,鑷子應將擬處理的血管夾閉后再予電凝;電灼顱底硬膜出血,鑷子尖之間距宜稍加寬。以上情況時,雙極的輸出功率沒必要調的太小(15-20),以免影響止血效率。而當涉及腦干或脊髓手術止血時,應調小雙極的輸出功率至8左右且宜選擇頭端較尖細的雙極鑷子。腦內或瘤內止血時,吸引器宜將纖細的血管吸起,再予夾閉電凝。B)明膠海綿止血經(jīng)典、有效、可靠的止血方式。目前,在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中,仍不可或缺。即便新型的止血材料不斷出現(xiàn),今天仍很難完全將其替代。如何有效的應用明膠海綿止血,要注意以下幾點:,不管顱內還是硬膜靜脈竇的止血,都宜用浸水后較濕軟的明膠海綿,然后覆以棉片持續(xù)壓迫,不要反復拿開取下壓迫物。干燥的明膠海綿并不會增加止血效果,反而使明膠海綿不能較快的服貼在創(chuàng)面上而影響止血;第二,若有小動脈的活動出血時,一定要將明膠海綿準確的壓在出血點上,所用海綿宜小不宜大,以免不能準確地壓迫到出血點并可能過多的占用寶貴的手術空間。壓迫要持續(xù)幾分鐘。如感長時間手壓吃力,可用蛇形牽開器帶爾“點壓”,這樣即穩(wěn)又準,由是可騰出手來進行其他操作,而不必在此過多的耗費時間;第三,經(jīng)常需止血的創(chuàng)面并非光滑平整。故止血時,要將創(chuàng)面殘腔內所有的小的孔隙凹槽,均用明膠海綿填實充滿,并壓迫之;第四,應將已挫傷的腦組織徹底清除,然后壓迫貼服上薄片明膠海綿。總之,用明膠海綿止血時,一定要將出血點壓準壓實,并須持續(xù)一定時間,即持續(xù)性的準確點壓非常關鍵。明膠海綿幾乎可以解決顱腦手術中遇到的所有出血情況。C)其他新型的止血材料,有纖絲狀的,紗布式的,液體半膠體狀的及可噴灑的粉劑等等。好像對于活動性出血,以上所列的凡此種種新型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都要遜于傳統(tǒng)的明膠海綿。D)頸內動脈等顱內大血管出血時,只要破口不大,多數(shù)情況下,僅以明膠海綿壓迫即可,如有擔心可再用生物膠加固之。破口較大時,可用肌肉加生物膠進行封堵。極端情況下,以動脈瘤夾臨時阻斷主干,再尋機處理出血點。E)動脈瘤手術時,要先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尋找并暴露出載瘤動脈,這里就不再進行贅述了。
前文我已談到吸引器的重要性,我的觀點一如前述。在此,想再次強調它在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中的核心作用,所以,我當然要用優(yōu)利的右手來掌控它。使用吸引器時,應持握如筆,側孔是調控吸引器頭口吸力大小的關鍵。我通常習慣用拇指來調節(jié)側孔,感覺這樣更方便更順暢,在側孔上的屈伸游移更自由更靈活。使用前,執(zhí)筆式持握住吸引器頭,側孔要正好擰至正對拇指指腹位置,以達在使用中,不需再特別加以對抗扭轉即能輕易調節(jié)側孔的目的。若此,吸引器頭口吸引力的大小就能根據(jù)術中需要,輕松自如的加以調控。顱腦手術的術野狹小有限,多數(shù)情況(尤其深部手術)中,在顯微鏡和蛇形牽開器的輔助下,僅需一人操作即可,故吸引器不僅僅只去用來吸除血水和尋找顯露出血點,還要使它具備其它多重功能。比如,通過改變側孔大小來調節(jié)吸力、根據(jù)腫瘤組織的質地調整手下游移、“切磋”和“搔刮”的力度或持其直接“挑”“擋”組織結構等方法,以使其具有“刀”、腦板和(或)剝離子的功用。甚至在與單極電凝接觸后,將吸引器頭伸入至顱底深部,啟動電凝,用以燒灼腫瘤基底也能對顱骨出血進行處理,期間吸引器頭部勿觸碰到周圍結構,以免“中途”誤傷。處于深狹術野時,吸引器頭(柔性可彎曲)的曲度和所指方向,亦要隨手術進程而不時調整,以規(guī)避自身產(chǎn)生的遮擋、抵達“死角”和“跨越”血管神經(jīng)結構。當然,吸引器頭的粗細、長短也應根據(jù)手術需要加以調換。只有經(jīng)歷長期靜心勤思的砥礪,才能在顱腦深幽邃密之處,達成“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之境界。
國內普遍使用蛇形牽開器的歷史也并不很長,它是隨著顯微神經(jīng)外科技術的普及而得以廣泛應用的。隨著微創(chuàng)理念的不斷深入,有人又提出“無牽拉”手術的概念。其實,“微創(chuàng)”與有無“牽拉”并無必然的聯(lián)系,一個操作嫻熟的術者,在手術時,會經(jīng)常處在自然的非刻意的“無牽拉”狀態(tài)中。如果能正確的使用蛇形牽開器,在腦葉已比較松弛時,僅僅用它來輕輕的“攔擋”腦葉,減少術中腦葉的移動,這樣的操作對于腦組織幾乎沒有損傷。而過分強調“無牽拉”手術時,腦葉處于松弛易動的狀態(tài),隨著術者的操作或術野內器械的進出,保證不了不會觸碰損傷腦組織。如此看來,使用蛇形牽開器也是對腦組織多了一些保護。在顱內深部手術時,一般先要充分釋放腦脊液,合并腦積水時應先行腦室穿刺術,以使腦葉壓力下降回縮。然后用明膠海綿和棉片墊覆以腦葉表面以保護之。用蛇形牽開器將腦葉輕輕抬起,逐漸探向深處,尋找并暴露病變。期間,所用腦板宜窄不宜寬,應盡量用平直不帶凹槽的腦板,腦板的方向應盡可能與顱底平行,顯微鏡的光線亦平行顱底進入。Poppen入路時,是隨小腦幕的方向探至小腦幕緣。抬起腦葉的程度,與術者的經(jīng)驗和深部操作技巧相關。就是說,如術者的經(jīng)驗豐富且手術技巧嫻熟,其所需的操作空間就會越小,對腦葉的牽拉就會越輕,反之,對腦葉的牽拉就會越重。在特殊情況下,亦能將蛇形牽開器用于輔助止血,這在上文止血專題中已有涉及。
我們這個時代好像不缺“大師”。大師們以占據(jù)壟斷優(yōu)質資源為目的,排斥異己,鄙視“手術匠”,罹誤病人,使人徒呼奈何!好在,人們逐漸認識到社會產(chǎn)品的生產(chǎn)更有賴于腳踏實地的“工匠”。近來由大國總理倡導的“工匠精神”,就是對述而不作只喜夸夸其談“大師”們的反動。應不恥為匠,出色的手術匠,大家當然要尊敬與效仿,他們才是拯救病人的希望之星。打造一個爐火純青的神經(jīng)外科手術匠十分不易,一般需要十五至二十年的漫長和不斷的磨練。今天,我們的手術匠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,是稀缺資源。觀念的創(chuàng)新來自于實踐,先甘為“匠”后方為“師”。真正的大師,必然也是巨匠。古人說的好,技可進乎道,藝可通乎神。
姓 名:吳斌
職 稱:主任醫(yī)師,教授,碩士生導師
出診時間:周一、周三、周五上午
專業(yè)特長:手術治療各類顱底腫瘤、腦干腫瘤、腦深部膠質瘤、復雜動脈瘤、鞍區(qū)-下丘腦區(qū)域腫瘤(復雜顱咽管瘤及巨大垂體瘤)、兒童顱內腫瘤、脊髓腫瘤及腦深部腦膿腫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