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斌談手術:技進乎道、聞悟御術(二)冠狀切口額部開顱
2016-11-24 13:15 作者:三博腦科醫(yī)院
冠狀切口額部開顱也是常用的開顱方式,多應用于切除前顱凹底或鞍區(qū)腫瘤。雖然,此種開顱簡單,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,下面分別加以簡述。
1切口設計:一定要先畫好中線。一般切口要在發(fā)際內1cm左右,這樣能更好的隱藏切口疤痕以利于美觀。發(fā)際較高時,切口應盡量靠后一些,以使切口從正面看時不那么明顯。當行雙額擴展入路時,皮瓣切口更應向后至冠狀縫水平。切口下緣,在開顱側要達到眉弓水平(這樣開顱時骨瓣易于達到眉弓),另一側則可根據(jù)需要進行調整。也有人做所謂的半冠狀切口。
2開顱方式有多種:a)經典額部開顱:骨瓣內側到中線,前緣到眉弓(要將骨膜推開完全暴露眉弓),外側孔鉆在額突處(關鍵孔),骨瓣外緣至顳肌附著處(顳上線),不需要處理顳肌。開顱時,一定夠低達到眉弓,使骨窗緊平顱底。此時不要顧慮額竇是否開放。這一開顱時,抬起額極,可經額底方向,切除前顱凹底-鞍結節(jié)腦膜瘤、垂體瘤等腫瘤。術中要注意保護較脆弱的嗅束,先將其與額底皮層小心分離至視神經外緣,以免抬起額葉時因牽拉導致嗅束損傷。另外,亦可經額極縱裂(額底)方向進入至下丘腦區(qū)域(此時骨瓣可稍過中線),以切除顱咽管瘤、向上生長的巨大垂體瘤、鞍上-下丘腦-三室區(qū)域其他腫瘤和瘤頂向上或向后的前交通動脈瘤等。如果,遇有向一側生長的巨大顱咽管瘤,也可將此經典額部骨瓣向外擴大至蝶骨嵴(不要將蝶骨嵴咬除)。b)這樣,術中就又可以得到額外側方向,形成一種準翼點入路,即可利用頸內動脈與視神經間隙,切除侵犯至鞍旁-下丘腦區(qū)域的腫瘤。由上所述,額部擴大開顱(a+b)可得到三個主要的手術軸向,即額底方向、額底縱裂方向和額外側方向(準翼點)。從這三個軸向就可全方位的對三室-下丘腦-鞍區(qū)這一深在關鍵區(qū)域進行充分的觀察,對保護下丘腦具有重要意義。額外側或準翼點方向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可替代經典的翼點入路,其優(yōu)點是比翼點入路可較少地損傷顳肌、不用處理蝶骨嵴,簡化了手術操作并減少了骨質破壞。c)如果,前顱凹底腫瘤長至前額骨板處或鞍區(qū)顱咽管瘤巨大,為了處理腫瘤基底或擴大顯露空間,可行雙額開顱。雙額骨瓣不一定對稱,可呈一側大一側小的形式。雙額開顱時,要將大腦鐮從其前端起始部剪開,并向后牽拉之。d)若遇顱鼻溝通之巨大腫瘤,可行雙額擴展入路。此時,皮瓣要夠寬大,以為重建顱底提供充足的材料(寬厚的骨膜)。骨瓣方面,眶頂和額部要分別游離。術后進行"三明治"式顱底重建。每層都要嚴密縫合,勿使出現(xiàn)腦脊液漏。
3額部開顱常碰到的問題是額竇開放。尤其額竇發(fā)育充分呈巨大者。以往的處理都是以片狀骨蠟進行封堵。但此方法不甚可靠,骨蠟經常出現(xiàn)松動而致鼻漏和感染發(fā)生。我們處理的方法是,當額竇開放時,應盡量將額竇內的粘膜刮除干凈(包括已游離骨瓣內的)。然后,用5%碘伏沖洗浸泡額竇和骨瓣,再反復以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凈。消毒處理后,以大塊骨蠟將額竇徹底填實封閉。